停练几天,到底损失多少肌肉?

停练几天,到底损失多少肌肉?

停练多久,开始掉肌肉?

如果你有停止健身超过一周的经历,应该感受过,曾结实饱满的肌肉似乎“缩小”了。

这不全是错觉,2013年的一篇研究文献中提到:“ 当你在1周内完全不活动时,你会流失接近1kg的瘦体重。”

不过不用担心~此时的状态下滑,不全是真正的肌肉流失,而 主要由于肌糖原和水分储备的下降所致。

有研究显示,肌糖原能影响肌肉容量约16%,在停止训练一周后,肌糖原水平就可能下降20%。

值得庆幸的是,这种短暂的“状态”下滑, 在你重新训练后,很快就能恢复。

虽说健身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,但退步的速度,远没有大家想的那般恐怖~

那停练多久,我们才会面临真正的退步呢?

事实上,状态的下滑是分阶段性的:

停练第1周,最先出现的是肌糖原水平下降,以及心肺耐力的小幅下滑 ,此时,肌肉力量一般不会呈现明显衰减。

停练超过2-3周,你才会面临显著的力量和肌肉的退步。

值得注意的是, 停练后肌肉退步的速度,不是一个绝对定值,它受到:训练年限,营养结构,年龄,自身体质,活动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。

咱之前聊过,肌肉是位耗能大户,如果长期感受不到训练压力,身体很乐意让过多不是“生存必需”的肌肉,卷铺盖走人~

而你在健身上付出的努力坚持,则会直接影响身体对是否保留肌肉的判断。

如训练年限较久,认真练过5年以上,那么停练一周几乎不会带来肌肉和力量的下降。

因为长期的训练经历,会让身体以为,身上的肌肉是种生活必需的东西,因此在清理上也更为“谨慎小心”。简单来说, 练得越久,退步越慢。

这也是不少健身老铁,会在训练中规律安排“减载周”的原因:7-10天的休息,不会让他们力量退步,肌肉缩水。

相反的, 合理的休息,可以缓解连续高强度训练带来的“疲劳堆积”,让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恢复,后续的训练状态更好,反而更易取得进步。

小贴士

根据不同人实际情况,系统训练两年以上健身者,一般每10周安排一次减载期;一些系统训练五年以上的老铁,甚至6-8周就需要一次减载期。

换一种角度,如果你训练年限较短,比如健身不足三个月。身体还没有产生“你的生活需要很多肌肉“的适应,这时停止训练,身体就更倾向于较快的处理掉肌肉。

因此对于 训练不满1年的健身者,并不需要刻意安排减载期,每周有固定的休息日即可。

综合而言:养成规律的训练习惯。偶尔因突发情况, 少练了三两天,也不用太揪心,这并不会让健身计划搁浅,之前的努力白费。

事实上,停练一周,比起肌肉实际受到的影响,缺练少练带来的心理负罪感,可要麻烦多了。

增肌很难,但“维持”容易

增肌是门技术活儿,但如果目标只是“维持”,其实远不像咱们下意识认为的那般困难。

如果一段时间,因某种原因无法继续训练,咱可以用以下方法,帮助维持肌肉水平:

1.热量收支平衡

简单来说,让 每日饮食中的热量摄入,尽可能趋近或等于每日的热量消耗。

过低的热量摄入:造成热量缺口 ,有助于体脂控制,但在没有训练刺激的情况下,会 加速肌肉流失 。

过高的热量摄入:造成热量盈余 ,在没有训练刺激的情况下,会导致 脂肪的快速囤积 。

这也是为什么,一些健身者停练一段时间后,似乎更容易出现身材走形的原因:没有及时调节饮食结构, 停练阶段,你的身体并不需要与增肌期相同的热量补充。

非专业健身者,往往没必要把“维持期”的热量摄入,计算的太过精准。 保持适量的碳水摄入,提升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占比。

定期观察下体型变化趋势,如果觉得体脂增长较快,就适当降低饮食中的碳水摄入,如果觉得肌肉围度掉的很快,就将饮食中的碳水摄入适当提升。

2.充足的蛋白质营养

足量的蛋白质摄入,能有效保护肌肉。

非训练阶段,每日0.8g-1g蛋白质/公斤体重的摄入量是足够的。如果目标是维持肌肉,我们可以保险的选择这个范围里较高的摄入量。

对于原本健身水平较高,或身材偏瘦,易流失肌肉的体质,往往可以额外 补充BCAA,进一步抑制肌肉流失。

3.不要彻底放弃训练

现有大多数研究显示,如果目标只是保持,我们其实并不需要练得很多。

201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, 你只需要增肌期训练量的约三分之一,就足以维持你的肌肉。

这无疑为我们开辟了一种思路:

如果一段时间学习工作忙碌,让你不得不选择停止健身一段时间,那么在做出放弃的选择前,不妨先考虑下,后续的时间有没有可能切换到一种: 低训练频率,低训练量,高训练强度的维持模式。(如每隔4-5天,来一次全身高强度训练刺激。)

保持健身成果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时间,远比创造现有的健身成果,来得容易的多。

当然, 如果因为伤病造成一段时间无法健身,一定不要在伤病的状态下继续训练。

也不用有太大心理负担,健身带来的帮助是长久的,当你停止训练一段时间后,肌肉开始产生废用性萎缩,不过已经产生的肌细胞核却不会轻易消失,它们只是像冬眠一样保留在你体内。

有一定训练基础的健身者,即便长时间停练,恢复起来也会比初学时快得多。

停练后,如何快速恢复

1.恢复阶段,注意训练上不要操之过急, 先从中低强度,中低训练量开始,给身体一个适应恢复的时间,不要一上来就使用以前的训练强度。

2.根据训练恢复进度, 同步调节饮食结构,逐步提升营养摄入,直至恢复肌肉增长所需的碳水及蛋白质等营养摄入量。

3. 如果停练时间较长,建议 根据实际情况,在恢复期适当提升有氧训练的占比,恢复心肺功能。合理的有氧训练应用,对于维持体脂率,促进身体恢复很有帮助。

#健身时,你遇到过最大的难题是什么?#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新百伦鞋款尺码对照表 New Balance鞋怎么选尺码
365买球平台下载苹果

新百伦鞋款尺码对照表 New Balance鞋怎么选尺码

📅 07-02 👁️ 7686
华为手表续航揭晓:不同型号待机时间大揭秘
365bet网投官网

华为手表续航揭晓:不同型号待机时间大揭秘

📅 06-30 👁️ 1117
顺丰冷链价格表(顺丰冷链价格表2023)
beat365手机下载

顺丰冷链价格表(顺丰冷链价格表2023)

📅 07-10 👁️ 2304
无爱一身轻什么意思(无爱一身轻)
365买球平台下载苹果

无爱一身轻什么意思(无爱一身轻)

📅 07-10 👁️ 6287
[科学讲解] 配镜时矫正视力应达到1.5,还是1.0?
365买球平台下载苹果

[科学讲解] 配镜时矫正视力应达到1.5,还是1.0?

📅 06-27 👁️ 4324
一行佛學辭典搜尋
beat365手机下载

一行佛學辭典搜尋

📅 07-02 👁️ 617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