它是DNA蛋白质复合体,位于线状染色体的末端,它像是一顶帽子一样盖在染色体上。它主要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。
那么端粒为什么会被称为生命时钟呢?
因为端粒能够掌控人体衰老的程度。
简单来说,端粒越长,人体衰老速度越慢;端粒越短,人体衰老速度越快。
而我们的生活方式、工作方式则影响了端粒帽子的长短。
分子生物学家伊丽莎白(Elizabeth Blackburn)和心理学家艾丽莎(Elissa Epel)共同出版了《端粒效应》(The Telomere Effect),发表了两个人的研究成果。
因为对端粒的研究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疾病的奥秘,伊丽莎白在2009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,获得该奖项的除了伊丽莎白外还有另外两位科学家,三个人都为端粒酶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表现。
而《端粒效应》这本书重点讲述的内容是:人,是可以控制自己的衰老速度的。
很多人认为,衰老是从年龄开始的。20多岁开始的轻度衰老,到40多岁开始的重度衰老,人们大多都以为是由于时间的关系,这是人自然会走向的道路。
虽然,人类衰老一事确实是和时间脱不开关系,但是《端粒效应》告诉我们,人类是可以和时间做竞争,人类自我掌控衰老的能力绝对超乎想象。
研究结果表明,端粒越长,人的寿命就越长。
影响端粒长短的因素,伊丽莎白提出了压力、负面情绪、坏生活习惯都会彻底使端粒缩短。
1、压力会导致寿命缩短。
相信这一点已经是老生常谈了。生活压力确确实实会导致衰老。而在伊丽莎白的研究中更是证明了这一点,压力越大,端粒越短,也就意味着寿命越短。压力对端粒的影响主要是根据人体的反应来变化的。在压力很大的情况下,若人体的自我抗压能力较好,甚至能主动应对压力和挑战压力的话,那么端粒就不会急剧减少;若人抗压能力较差,对压力十分敏感,时常处于恐慌、紧张的状态下,就导致端粒缩短。而在金融行业,这个情况更加明显。
同时也引出了第二个论点。
2、负面情绪也会导致端粒缩短。
负面情绪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,毕竟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。这里说的影响并不是指常见的负面情绪,而是指长期的。若一个人长期处于悲观、愤怒、憎恨等情绪中,也是会影响身体荷尔蒙的正常分泌,导致细胞分裂速度过快,使端粒变得越来越短。
简而言之,长期被负面情绪萦绕,是会彻底加快一个人的衰老速度。看到这里想必你对文章标题的疑问已经有了答案。因此保证好心情,注意调节心情,也是书中伊丽莎白提到的至关重要的一点。
3、注意健康生活。
其实这些内容都属于老生常谈。但是很多人还是对这些有着误区。健康生活指的是饮食、运动、睡眠都在“健康”的范围之内。
要注意平衡摄入营养,最好减少挑食、偏食的习惯。
平常也要注意保持适量的有氧运动。
睡眠时间的话,虽然现在大众都提倡要保证八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,但伊丽莎白指出,若一个人在七个小时左右也能有充足的精神去应对一天的生活的话,那么他就没有必要去追求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。
《端粒效应》这本书用最浅显的语言将人体衰老的奥秘指明给大众。虽然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这会让人们变得轻视端粒,轻视生物乃至生命,但伊丽莎白并不这么认为。她认为只有人们都知道了“生命时钟”的奥秘,才能真正掌控住衰老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